宁夏信息通信业:擘画塞上数字产业高地新蓝图
信息通信业的非凡十年·宁夏篇
作者:本版撰文/高炬 张昱 唐光强 王楷 李亚囡 美术设计/阎超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宁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对宁夏人民的殷切希望。宁夏信息通信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弘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坚持“实”字打底、“干”字为先,宁夏信息通信事业蓬勃发展,塞上大地进入了新时代。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是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宁夏这片热土,向全党发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给宁夏各族人民指明了“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宁夏发展量质齐升最快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宁夏信息通信业发展跑上高速快车道的十年。十年磨砺,宁夏信息通信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从3G普及到5G商用、从光纤进楼到全屋千兆光网的技术迭代跨越,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兴业态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宁夏信息通信业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为实施“数字宁夏”战略开拓新空间、增添新动能。
一网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畅通成为贫困地区能否快速脱贫、实现富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曾经是极度贫困的代名词。宁夏贫困地区信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拉大。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建成覆盖全区贫困地区的高质量通信网络,是实现信息化扶贫的根本保证。
十年脱贫攻坚,全区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西海固地区彻底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命名的闽宁镇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十年来,通信人深入戈壁荒漠、飞越黄河之水、攀上六盘山巅,架设铁塔、新建基站、铺设光缆,足迹遍布6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兑现电信普遍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即便是在中卫66号公路尽头只有12户居民的上滩村,通信人依然将满格信号送到家门口,让深山孤村不再“失联”。
让“光影”照进上滩村正是宁夏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一个缩影。宁夏通信管理局按照城乡无差别服务、电信网络服务不断拓宽加深的原则精心部署,将光纤、基站建设向深山、偏远山村纵深推进,打破城乡信息鸿沟,将村庄与世界连接。全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累计投资20亿元,完成光纤覆盖行政村1306个,建设4G基站3528个,全区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乡镇主镇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宽带平均速率达到100M以上,4G平均速率达到30M以上。从网络扶贫到乡村振兴,实现了“全光网省区”的建设目标,从服务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助力农村电商增收,累计11万人次贫困户获益,优惠金额总计达到3300万元。据统计,近6年来,宁夏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累计实现549.91亿元,年均增长40%。
互联网“新基建”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
十年来,宁夏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跨越式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列全国第10位、西部首位。基站数从2012年的1万多个增加到近6万个,增长率达490%,5G基站达到8882个。光缆线路长度从2012年的6.7万公里增加到30.3万公里,增长率达352%,骨干网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传输网络的直联城市达到16个,在建直联城市3个,出口带宽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15.3T,到西北5省(区)省会城市的传输时延已低至8ms,到北京10ms。
过去9年筑牢的数字产业根基,让宁夏抢占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先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聚、从聚到兴。“东数西算”工程让宁夏步入加快推进新基建的快车道。宁夏已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双中心省份。曾经的中卫,因沙坡头享誉世界。如今的中卫,因成为中国首个“双中心”城市再次受到瞩目。目前,中卫正在积极建设大数据中心示范市,中卫西部云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云集160余家企业,安装机柜约3.6万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67万台,上架率超80%。
行业进入新的结构转型期,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大力发展,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8%,成为行业收入增长新的主要贡献力量。网络融合应用蓬勃发展,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加快融合,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在吴忠市建成的西部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性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为841万个,累计标识解析量232万次,累计接入企业节点447家。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覆盖17个县区,推动建设医疗卫生专网,开展“5G﹢医疗健康”应用,完成超过2000所学校的宽带接入能力建设,实现了全区中小学光纤网络全覆盖。
用通信服务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十年来,宁夏信息通信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的需求、全心全意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满意度。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和移动网络单位流量平均资费降幅均超过95%,宁夏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资费水平达到1.7元/G,资费全国第一低。资费大幅下降,流量使用激增,宁夏手机上网用户月户均使用流量从2012年的0.48G增加到2022年的19G,实现了全社会产业结构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让老百姓用上了用得起、用得好的移动网络,普惠民生作用加速显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通信业以大数据助力流调工作有序开展,以优质的网络服务有力保障群众居家生活、购物消费、在线办公、“停课不停学”,为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基础电信企业针对驰援外省的医务工作者赠送话费,开通欠费免停机、免催收等服务,保障一线医务人员解除通信“后顾之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行业力量。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连续3年推动落实中小企业宽带、专线资费下降,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惠及中小企业万余家。
宁夏通信管理局聚焦“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者”职责定位,主动适应技术发展变化,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施“断卡”“打猫”系列专项行动,累计处置诈骗、骚扰电话9626万次,处置号码41.2万个,配合公安封堵涉诈网站169.5万个,发送预警信息12.4万条,成功发送精准预警短信5.9万条,协同公安机关劝阻、预警深度电话受骗用户4776户,对区内598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失信人员实施惩戒。通过强化电信和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突出问题的治理,连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完成1980万款APP检测,实现对终端、应用商店和在架APP的全覆盖,全方位保护用户权益。十年来,信息通信人始终坚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在数字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年,社会因数字而变,国家因数字而兴。号角催征,唱响新时代网络强国战歌,擎旗奋进,迈出新征程数字宁夏的铿锵步履。数字之帆风正劲,面向未来破浪行。宁夏信息通信业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继续谱写建设数字宁夏新篇章,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将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宁夏电信:“翼”起“云”涌 十年积淀谱华章
作为宁夏数字化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电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扎实履行央企责任,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综合智能信息服务的需求作为提供高质量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加快网络强区、数字宁夏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年奋进,阔步新程。一项项成果体现宁夏电信的铿锵步伐,彰显数字宁夏的十足底气。
十年磨“翼”“数”涌塞上
从“宽带中国·智慧宁夏”启动,到坚定落实“云转数改”战略……多点突破,宁夏电信在服务数字宁夏建设中,以科技创新推动自治区重点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宁夏分中心成为全国第三个完成国家验收的省级分中心……从0到1,打造了“云网安﹢通导遥”数字新基建底座,持续为宁夏“六新六优六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产业云平台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再造添“智”提“质”,筑牢了宁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为宁夏电信进一步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释放了数字潜能、激发了数字活力。“平安乡村”“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助力美丽乡村蝶变,“数字乡村服务站”直抵民心……多措并举,特色数字化应用为传统乡村赋能,一幅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十年,是宁夏电信发展成果最丰硕、数字能力提升最快的十年。宁夏电信市场增额、量质齐升,公司利润由负转正,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因经营业绩突出,荣获2021年中国电信集团“天翼先锋奖”金奖,成为唯一获得金奖的省级公司。为适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趋势,助力“东数西算”工程在宁夏落地实施,2019年宁夏电信启动省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2021年8月,中国电信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宁夏·中卫)节点正式揭牌。该省级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94亩,规划机架6000架,投运后可服务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战略布局,根据资源承载情况适时建设扩容。数据中心建成后将完成至其他七大枢纽节点直连网络建设,打通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至数据中心的云间互联通道和数据中继通道,更好服务民生,高效率、高效果完成国家“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目标任务。
5G赋能“智”引未来
十年来,宁夏电信蹚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助力人民群众享受智慧美好新生活、推动自治区重点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5G赋能千行百业的速度更快了。全国首个“地方铁路5G﹢北斗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构建了北斗、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铁路运输领域基础设施安全预警、运输调度、特种装备制造和综合服务支撑等方面开展创新示范应用,打造智能化、定制化地方铁路应用示范。
宁夏电信通过“5G专享定制网”打造的5G﹢AGV智能物流服务,助力全区多家工业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等,实现了5G全连接工厂。宁夏电信依靠“5G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依托“5G云端”建立工业安全云平台、凭借“5G平台”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5G﹢智能制造”为全区产业插上了数字翅膀。
宁夏移动:数智化转型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宁夏考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新的战略定位,新的使命担当。宁夏移动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主动担当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快推进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宁夏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筑牢基础,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方面争当表率,助力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宁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十年,宁夏移动在不断“超越”:从2012年到2022年,宁夏移动用户数突破500万;有线宽带综合覆盖率达96%,宽带用户突破160万户,双千兆网络更是为用户带来智慧生活全新体验;专线楼宇光纤覆盖率达100%;基站总数超3万个,其中5G基站超5600个,实现市、县、乡三级城区5G网络全覆盖以及重点农村区域5G信号有效覆盖。
服务国家战略“东数西算”稳步推进
切割声不断,机械声轰鸣,工程车辆来来往往……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火热,这里也是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的西部节点。
宁夏移动建成立足西北、服务全国的“3﹢5”数据中心布局,打造中卫国际业务绿色数据中心、银川金融园、银川阅海商务区3座五星级、国标A级数据中心,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具备2万个机架托管能力,先后引入百度、阿里、腾讯、美团、字节跳动等多家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承载了国家政务云、宁夏政务云、医保云、社保云、政法云等重点行业云。今年2月,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获得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和绿色数据中心权威认证,成为西部枢纽节点中唯一获得双认证的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宁夏移动正在着力打造“12580”时延圈,未来将实现宁夏与京津冀地区间传输时延8毫秒,辐射东部枢纽地区传输时延10至20毫秒。
赋能千行百业 科技创新激发动能
“隧道巡检人员不进隧道、智能巡检”“5G智慧天车无人驾驶、智能运输”“5G智慧园区整合资源、智慧运营”……宁夏移动积极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与本地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携手创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在国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铝粉加工车间,由宁夏移动打造的5G智慧天车正在实时执行铝粉吊运任务。通过“操控端﹢5G网络﹢天车”,可为操作员提供第一视角的高清视频,保障了远程操控的精准性、实时性,大大降低了生产安全风险,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该项目获得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能源赛道优秀案例奖,实现了宁夏全行业在该类奖项上零的突破。
“穿黄隧道”是宁夏银川市“东热西送”项目的“咽喉工程”,也是“东热西送”项目实施最关键的一步,隧道建设完成并顺利投产为银川市民冬季供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宁夏移动与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穿黄隧道”5G智能巡检项目,用5G智能巡检机器人对管道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可实现现场异常、故障位置、损坏程度智能判别,此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黄河隧道5G﹢智能巡检项目。
数字加持,让机械设备有了“大脑”,让产业插上腾飞的新翅膀,推动产业发展从制造向“智造”不断迈进。
宁夏联通: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经济发展
回望非凡十年,宁夏联通赓续红色基因,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决履行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责任,不断推动宁夏信息通信业向前发展。
加快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十年来,宁夏联通持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双千兆”网络部署,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宁夏联通推进5G网络共建共享,建成了全球网速最快的5G SA网络,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室外区域连续覆盖,目前4G/5G基站累计开通13530个。加快光纤化升级和千兆宽带建设,全区宽带端口达68.67万个,FTTR端口占比达100%。
宁夏联通牵头完成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筹建,助力宁夏成为全国唯一双中心省份。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建设“绿色、安全、智慧、生态”中卫云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经投产运营,提供1500个4kW机柜,采用全新风冷却技术,PUE可低至1.1。二期项目在今年投产后,将提供2000个8kW机柜,可有效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进一步夯实“东数西算”的算力调度基础。三期项目已全面启动,按照“一栋楼、一张网、一朵云”规划,构建“DC﹢云﹢智能网络”一体化服务能力。
创新驱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宁夏联通充分发挥云、大、物、智、安、链等数字新技术,聚焦政务、教育、医疗、文旅、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标杆示范项目。 宁夏联通建设“闽宁云”。闽宁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重点项目,促进闽宁两省区更好发挥各自优势,深化闽宁数字经济领域协作,实现两省区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相互融通,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宁夏联通建设银川工业大脑。是全国首个城市工业大脑,满足政府招商引资和产业管理、企业提质增效、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三大诉求,补链强链延链,助力打造了银川隆基光伏硅应用标杆,助力银川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和硅片生产基地。 宁夏联通建设政务云。成为独家政务灾备服务提供商,打造“我的宁夏”APP系统容灾标杆案例。 宁夏联通建设银川经开区智慧园区。通过打造现代化智慧园区,将引入超100家高新企业入驻,打造千亿级的智慧园区,为全区56个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范式。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十年来,宁夏联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乡村振兴、通信保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展现央企担当。 宁夏联通通过网络扶贫、信息扶贫、消费扶贫等“组合拳”,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宁夏联通帮扶的3个定点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帮扶贫困户350户。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和美丽乡村平台建设,以爱心超市、智慧党建、智慧村务、平安乡村、云喇叭等成熟应用为抓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数字乡村平台,打造数字乡村660个,全区覆盖率达到31%,实现乡村党建智慧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平安乡村。
宁夏铁塔:以5G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8年前的9月28日,伴随国企改革的春风化雨,宁夏铁塔“因共享而生”。8年间,宁夏铁塔始终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引,砥砺奋进、快速成长,从蹒跚起步到矫健前行。在过去8年中,宁夏铁塔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队”和5G新基建“主力军”作用,深化统筹共享,全力支撑网络强区、5G新基建战略落地。可以说,在过去8年中,宁夏铁塔给党和人民、给信息通信行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凡有人烟处,皆有通信塔。1.23万座信号塔汇聚在塞上江南大地上,资产规模达35亿元。成立8年来,宁夏铁塔坚持党建统领,落实集团总部“一体两翼”战略,积极构建“五化”运营体系,打造“五型”企业,始终立足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定位,着力为电信运营商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助力4G/5G网络快速部署、稳定运行。公司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战略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勇担重任,5G新基建的“主力军”
宁夏铁塔勇担建设重任,支撑全区移动网络整体覆盖。宁夏铁塔在电信运营商的支持下统筹建设需求,累计投资21.5亿元,建设通信铁塔5665座,实现了4G网络在宁夏的快速全面覆盖。全力以赴建设5G网络,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动5G网络加快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积极对接各基础电信企业5G建设任务,克服疫情反复、施工期短等不利因素,统筹开展5G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与国家对新基建发展总体部署的高度一致,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5G网络建设工作要求的同频共振,与电信企业对5G网络快速部署需求的深度契合。截至目前,宁夏铁塔累计承建5G基站8230个,其中2022年上半年完成建设2251个,97%以上通过共享存量改造实现,累计减少站址重复建设7700个,节约投资约18亿元,充分彰显了公司成立价值和行业改革成效,有力推动了5G网络的经济、高效部署。
开放共赢,成为数字经济的“答题人”
宁夏铁塔积极做大共享文章,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入拓展面向社会的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持续做大共享协同文章,持续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在助力5G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从行业共享迈向社会共享,变“通信塔”为“数字塔”,充分发挥铁塔“点多面广、站高望远”的资源优势,利用独有的铁塔挂高资源挂载高清智能摄像头,配合前后端AI智能算法,打造“高空卫士”“森林防火”“环境监控”等产品,目前已在全区建成中高点位视频监控584处,服务于水利、环保、国土、农业、林草、公安、应急、交通、气象等30多个行业,与5个地市14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信息化合作,通过“铁塔﹢5G﹢AI”,为千行百业装配“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助力数字宁夏建设。
(全文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出版时间:2022-09-16 第06版